032019/01
梁启超曾言: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德国当代戏剧家勃来希脱(Brecht)也有句论文艺学习的话:模范(指某种好作品)是好的,但比较(和外国
032019/01
几经等待,曹顺庆教授的英文力作《比较文学变异学》(TheVariationTheoryofComparativeLiterature)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与思考后(变异学理论由本书作者于2005年在《比较文学学》中首次提出)
032019/01
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研究,不单纯是一个学术研究话题,它很容易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并显示出愈来愈强劲的生命力。它与目前中国
032019/01
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比较文学理论教材在讲到学科发展史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件对本学科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教堂山会议。1958年9月在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
032019/01
在《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两部著作中,感人的故事触动人们的心弦,引发读者思考。两个故事都密切相关的一点是,宗教在极大地束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宗教的环境和氛
032019/01
朴趾源(1737-1805)是朝鲜李朝后期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创作的小说短小精悍,见解深刻,充分反映出时代特征,揭露了朝鲜王朝封建制度末期社会的腐败和消极现象,带有明显的批判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