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研究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8-12-29 11:19
毕业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是党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发展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社会需求变化,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日益凸显,如何建立起两者良好的互动体系,给高校党建和就业工作带来了新思考。
1毕 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互动的现状及意义
保持党员先进性,尤其在就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卓有成效地发挥党员的先进示范及带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手段,促进毕业生党员充分高质量就业,并发挥其在就业中的示范、榜样与导向作用,成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思路;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及成功范例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自我调适和积极完善提供了努力空间。
高校就业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时效性快、工作量大等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求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就业服务、就业安全及文明离校等,如何切实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毕业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就业值得深思。
分析武汉轻工大学党建与就业工作实际,大体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融合互动意识不够,有效结合不足;其次,毕业生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良性循环没有形成;再次,党建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协调性不强,接洽度不高,效果不明显。如何利用好毕业生党组织和毕业生党员这两个有力的抓手,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大力促进广大毕业生实现理性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一项重要课题。
2实 施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互动的“三大理念”
2.1平行关系理念
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协调发展、既彼此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是平行关系。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部门与党建部门要切实加强业务沟通和信息往来,互通有无,互为补充,相互提升。在党建工作中需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促进党员就业;在就业工作中需创设促进党建的指导体制,不断巩固其政治与思想堡垒作用,不断推动两者的融合、互动与发展。两者之间的机制与体制的建设需立足当下,建立长久性的考虑,逐步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持续长久地发挥党建工作对促进党员就业的积极作用。构建持续有效的机制是两者互动的理想状态和长远目标,对促进毕业生党员就业、完善党建工作创新意义重大。
2.2全程教育理念
大学生党员意识的树立,党性观念的增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全程教育才能实现。根据党建工作的任务和党员自身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需加强以下五项教育: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入党后的预备期教育、转正后的经常性教育、毕业前的就业专题教育和离校后的跟踪教育。积极分子的教育要注重党的意识的萌芽和入党观念的初建问题;预备期教育以理解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明确权利及各项党内管理规范为主要内容;转正后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抓好组织、纪律、作风等几大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骨干带头作用的发挥;毕业季的党建内容则应结合就业政策与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专题教育,实施率先就业引领就业风尚;离校后的跟踪教育要以落实组织关系、报告成长动态、完善组织接转,正常交纳党费,加强沟通反馈为主要内容。同时课通过优秀校友回校招聘、举行“党员面对面”,“党旗向我看”等活动,不断巩固在校的全程教育成果,夯实就业实效。
2.3管理服务理念
就业与党建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可从创新组织设置、构建网络平台、融合工作内容三方面着力。设置党组织和就业部门对接的综合机构,以毕业生党员管理为主,两个职能部门监督指导的形式开展工作。针对日常党建与就业的具体工作,实施“三个结合”,即实施学校政策宣传与就业专题宣传相结合;实施党组织关系接转与毕业生就业派遣相结合;实施毕业生学籍档案转接与入党材料管理相结合。这样,既可充分无缝对接具体工作,又可通过加强两个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集体合力。通过创建网络管理与服务平台,开辟毕业生党员学习专栏,一方面及时上传方针政策、社会学校热点、党组织制度文件;加强对求职、应聘材料的学习、沟通与交流,热点关注的动态监督和指导,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微信、微博、QQ及手机APP、飞信等模式加强党员教育,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双向促进就业和党建工作良性互动。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下一篇:高校党建工作中微信平台的运用探析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