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朝核困境”的根源、表现及趋向浅析
绪论: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绪论
第一章:21世纪以来东北亚大国结构关系和朝鲜半岛形势的新变化
第二章:“朝核困境”的显现与固化
第三章:“朝核困境”对地区安全和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中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选择
结论/参考文献:“朝核困境”的破解路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要
当前,朝核问题陷入"朝鲜执意拥核,美国拒绝谈判"的困境之中,相关各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诉求及政策指向日趋对立,朝核问题迟迟没有纳入解决轨道,实质上处于失控状态,由此给中国及地区安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凸显。对此,中国应在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原则的同时,明确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优先性,反对韩美危及地区和平的极端无核化举措;在坚持"朝鲜必须彻底弃核"底线的同时,着眼于朝核进程的冻结与朝核问题的管控。中国应将朝鲜弃核目标灵活分解为长远目标(完全的、可验证的、不可逆的弃核)和近期目标(不研发、不试验、不扩散),推动朝鲜"止核"而不是"弃核".解决朝核问题亦不应该以中朝关系倒退为代价,朝核问题只是中朝关系议题之一,而不是中朝关系全部,中朝应该合理管控核导分歧,不应该让核导分歧无限扩大,避免将朝鲜推向美日,导致中国对朝影响力和半岛事物话语权受到削弱。中国的政策选择仍应该是以推动六方会谈重启与转型为主。
六方会谈是否能够促使朝鲜最终彻底弃核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六方会谈仍是冻结朝鲜核导进程,促使朝核问题得到管控,确保半岛和平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多边机制。一方面,中国应推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同时启动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变的"并行谈判",以多边机制、第三国身份对美朝双方进行协调、劝导、约束、监督,重建对彼此的信任。另一方面,中国还应该积极推动六方会谈的转型,加强实体化和机制化建设,扩充会谈功能,使会谈兼具东北亚安全风险调控功能,将六方会谈发展成维护和平合作、促进发展繁荣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总之,中国应该与国际社会一道,在促使朝鲜弃核的同时满足朝鲜安全关切,缓和朝鲜与美日韩紧张关系,接纳和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改善朝鲜民生,最终使朝核问题"软着陆".
关键词:朝核困境 美国 朝鲜 六方会谈 中朝关系
目录
摘要
绪 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综述小结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21 世纪以来东北亚大国结构关系和朝鲜半岛形势的新变化
一、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的朝核问题
二、国内层次--朝鲜的脆弱性
三、区域内层次--韩国的主动性
四、域外邻接国家--中俄日
(一)中国的半岛对等外交
(二)日本的对韩一边倒外交
(三)俄罗斯的半岛平衡外交
五、世界级力量--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二章 "朝核困境"的显现与固化
一、"朝核困境"内涵的界定
二、"朝核困境"的表现
(一)朝执意拥核以确保政权安全
(二) 美高悬谈判门槛以维持朝核问题热度
第三章 "朝核困境"对地区安全和中国的影响
一、朝鲜半岛形势更加严峻
(一)朝鲜弃核更加困难
(二)韩国拥核声浪迭起
(三)朝鲜发生核事故的现实威胁
(四)半岛爆发核战争的潜在威胁
二、东北亚和平稳定遭到破坏
(一)双方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不断升级
(二)美韩企图推动朝鲜政权发生变化
三、美日借机加大对华遏制围堵
(一)美借机巩固整合东北亚联盟体系
(二)美韩借机强行部署萨德系统
(三)日趁乱加强军事存在
第四章 中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选择
一、基本原则
(一)准确把握半岛和平稳定与无核化的辩证关系
(二)"朝核问题的冻结与管控"成为最紧迫任务
(三)解决朝核问题不应以中朝关系倒退为代价
二、推动六方会谈尽快重启与转型
(一)重启六方会谈仍是最优选项
(二)利用韩美分歧清除重启会谈的"前提条件"障碍
(三)在六方会谈框架内推进"并行谈判"
(四)推动六方会谈转型为地区和平提供机制保障
结 论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公共政策工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018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探析 |
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库尔德人问题研究 | 阿拉伯联邦形成与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不同时期美对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的政策 | 美国恢复对伊朗制裁内容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涉伊朗政策刍议 | 美以在巴勒斯坦政策上的合作与冲突 |
浅谈“对冲”在国际政治中的运用 |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