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活动探究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01-03 14:14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活动探究
绪论:林献堂非暴力抗日观念研究绪论
第一章: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第二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指导思想
4.1:尝试活动时期(1910-1918)—非暴力抗日的准备时期
4.2:积极活动时期(1918-1926)—台湾民族运动的蓬勃开展
4.3:消极退让时期(1927-1945)—分裂与没落
第五章:领导民族运动生涯末期的无奈
第六章 参考文献:林献堂抗日行为的综合评价与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
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活动,是台湾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击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林献堂为首的台湾士绅阶层,在时代以及自身背景的双重影响下,走上的一条独特的抗日道路。林献堂被尊称为“台湾议会之父”,他本人虽然从未在任何场合提出过“非暴力抗日”这一名词,但他却是这一运动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始终心怀台湾意识和祖国意识,始终把为被殖民的台湾人民谋求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奋斗终身。由于时代所限,林献堂领导的非暴力抗日运动注定不会成功,但在启发民智,一定程度上制约总督专制等方面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林献堂所处的时代背景,林献堂自身的家庭成长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思想以及领导非暴力抗日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影响等方面出发,来系统介绍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思想及其活动,并剖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林献堂,在抗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妥协退让的复杂心情。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希望本文能为两岸关于抗日英雄人物的交流纪念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运动
Abstract
Lin Xiantang's Non-violence Anti-Japanes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anti-Japanese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n Taiwan. Besides,it belongs to Taiwan's gentry, headed by Lin Xiantang. It is an unique way ofanti-Japanese,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mselves and the special times. InTaiwan, Lin is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Parliament”. Although he has never beenput forward the term “Non-Violence Anti-Japanese” on any occasion, he is theundisputed leader of this movement. He was deeply influence by Confusion since hischildhood, with the feelings of compassion. He has always been full of conscious ofTaiwan and his motherland. His goal is to seek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ghts forthe people of Taiwan and he fights for this during his lif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timesand society, Lin's efforts is destined to be a failure. But it 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inspiring wisdom and restricting the governor autarch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Lin's family, his education, the Non-Japanese Activitiesand influences, and some other factor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Lin's activities andthoughts. Besides, it will analyses Lin 's complex feelings during the period.
The year of 2015 just passed. It was the 70 anniversary of China's Anti-JapaneseWar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aiwan. I hope this paper coul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the memorial exchanges of heroe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Key Words:Lin Xiantang;Non-violenceAnti-Japanese; thoughts; activities.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以往的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一、总督独裁
二、教育方面的不平等
三、建立覆盖全台湾的警察制度
四、颁布一系列法律镇压台湾人民
五、经济上的苛捐杂税
第二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家庭背景:倡导非暴力抗日的先天条件
(一)童年时期
(二)优越的家庭条件
二、个人特质:倡导非暴力抗日思想的内在因素
(一)启蒙教育的影响
(二)父亲林文钦的影响
三、梁启超的重要影响:倡导非暴力抗日的外部因素
(一)巧遇改良派领袖梁启超
(二)梁启超的台湾之行
四、特定的社会条件:非暴力抗日的重要因素
(一)台湾军民初期的反殖民斗争
(二)台湾民众长期的游击战争
第三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指导思想
一、以传承传统儒家思想为己任
二、以台湾为中心的日本观
第四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具体实践
一、尝试活动时期(1910-1918)-非暴力抗日的准备时期
(一)加入栎社,寻求同志
1、栎社的成立
2、吸引林献堂加入的原因
3、栎社的没落及影响
(二)争取教育权利,发起台中中学创立运动
1、民族运动由教育着手
2、与总督府的周旋
3、台中中学的意义
(三)争取平等地位,领导台湾同化会
1、创立台湾同化会的初衷
2、板垣退助简介
3、同化会的创立过程
4、台湾总督府和日本人的敌视
5、台湾同化会的影响
二、积极活动时期(1918-1926)-台湾民族运动的蓬勃开展
(一)新民会与六三法撤废运动
1、民族运动主战场转向日本
2、留学日本的台湾学生简介
3、组织新民会,创办报刊
4、六三法废除运动
5、评价
(二)领导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1、请愿运动的开展
2、台湾总督府的压制
3、“八骏事件”
4、后续请愿运动
5、请愿运动的衰落
6、请愿活动的影响
三、消极退让时期(1927-1945)-分裂与没落
(一)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及其性质
(二)文化协会中林献堂的角色和作用
(三)文化协会的分裂
第五章领导民族运动生涯末期的无奈
一、台湾地方自治联盟的成立
二、“祖国事件”后的消沉
三、“皇民化运动”下的逃避
第六章综合评价
一、回顾
二、晚年客死异乡
三、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返回本篇论文导航【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题目: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活动探究
绪论:林献堂非暴力抗日观念研究绪论
第一章: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第二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指导思想
4.1:尝试活动时期(1910-1918)—非暴力抗日的准备时期
4.2:积极活动时期(1918-1926)—台湾民族运动的蓬勃开展
4.3:消极退让时期(1927-1945)—分裂与没落
第五章:领导民族运动生涯末期的无奈
第六章 参考文献:林献堂抗日行为的综合评价与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
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活动,是台湾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击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林献堂为首的台湾士绅阶层,在时代以及自身背景的双重影响下,走上的一条独特的抗日道路。林献堂被尊称为“台湾议会之父”,他本人虽然从未在任何场合提出过“非暴力抗日”这一名词,但他却是这一运动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始终心怀台湾意识和祖国意识,始终把为被殖民的台湾人民谋求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奋斗终身。由于时代所限,林献堂领导的非暴力抗日运动注定不会成功,但在启发民智,一定程度上制约总督专制等方面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林献堂所处的时代背景,林献堂自身的家庭成长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思想以及领导非暴力抗日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影响等方面出发,来系统介绍林献堂的非暴力抗日思想及其活动,并剖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林献堂,在抗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妥协退让的复杂心情。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希望本文能为两岸关于抗日英雄人物的交流纪念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运动
Abstract
Lin Xiantang's Non-violence Anti-Japanes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anti-Japanese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n Taiwan. Besides,it belongs to Taiwan's gentry, headed by Lin Xiantang. It is an unique way ofanti-Japanese,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mselves and the special times. InTaiwan, Lin is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Parliament”. Although he has never beenput forward the term “Non-Violence Anti-Japanese” on any occasion, he is theundisputed leader of this movement. He was deeply influence by Confusion since hischildhood, with the feelings of compassion. He has always been full of conscious ofTaiwan and his motherland. His goal is to seek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ghts forthe people of Taiwan and he fights for this during his lif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timesand society, Lin's efforts is destined to be a failure. But it 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inspiring wisdom and restricting the governor autarch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Lin's family, his education, the Non-Japanese Activitiesand influences, and some other factor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Lin's activities andthoughts. Besides, it will analyses Lin 's complex feelings during the period.
The year of 2015 just passed. It was the 70 anniversary of China's Anti-JapaneseWar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aiwan. I hope this paper coul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the memorial exchanges of heroe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Key Words:Lin Xiantang;Non-violenceAnti-Japanese; thoughts; activities.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以往的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一、总督独裁
二、教育方面的不平等
三、建立覆盖全台湾的警察制度
四、颁布一系列法律镇压台湾人民
五、经济上的苛捐杂税
第二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家庭背景:倡导非暴力抗日的先天条件
(一)童年时期
(二)优越的家庭条件
二、个人特质:倡导非暴力抗日思想的内在因素
(一)启蒙教育的影响
(二)父亲林文钦的影响
三、梁启超的重要影响:倡导非暴力抗日的外部因素
(一)巧遇改良派领袖梁启超
(二)梁启超的台湾之行
四、特定的社会条件:非暴力抗日的重要因素
(一)台湾军民初期的反殖民斗争
(二)台湾民众长期的游击战争
第三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指导思想
一、以传承传统儒家思想为己任
二、以台湾为中心的日本观
第四章林献堂非暴力抗日的具体实践
一、尝试活动时期(1910-1918)-非暴力抗日的准备时期
(一)加入栎社,寻求同志
1、栎社的成立
2、吸引林献堂加入的原因
3、栎社的没落及影响
(二)争取教育权利,发起台中中学创立运动
1、民族运动由教育着手
2、与总督府的周旋
3、台中中学的意义
(三)争取平等地位,领导台湾同化会
1、创立台湾同化会的初衷
2、板垣退助简介
3、同化会的创立过程
4、台湾总督府和日本人的敌视
5、台湾同化会的影响
二、积极活动时期(1918-1926)-台湾民族运动的蓬勃开展
(一)新民会与六三法撤废运动
1、民族运动主战场转向日本
2、留学日本的台湾学生简介
3、组织新民会,创办报刊
4、六三法废除运动
5、评价
(二)领导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1、请愿运动的开展
2、台湾总督府的压制
3、“八骏事件”
4、后续请愿运动
5、请愿运动的衰落
6、请愿活动的影响
三、消极退让时期(1927-1945)-分裂与没落
(一)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及其性质
(二)文化协会中林献堂的角色和作用
(三)文化协会的分裂
第五章领导民族运动生涯末期的无奈
一、台湾地方自治联盟的成立
二、“祖国事件”后的消沉
三、“皇民化运动”下的逃避
第六章综合评价
一、回顾
二、晚年客死异乡
三、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返回本篇论文导航【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上一篇:近代疁城廖氏家族的变化探析
相关论文推荐:
探寻晋绥边区妇女运动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及教 | 浅析抗日将领关玉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