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社会综合体制改革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各地区、各景区抢抓历史机遇,积极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旅游收入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过度开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安全,特别是文物景点和文保单位的各个方面,甚至演变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资源浪费、文物权属性质的改变,以致文物的破坏与遗失。如何处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强化保护文物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摆到了议事日程上。
一、理性认识,促进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
文物景点的文物保护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文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文物是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种信息传承的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主要功能是向后人提供展示、传递生生不息的文化延续。
它的本身性质决定着必须以保护为主,并且不能被更改,具有不可逆转和不可更改性。因此,文物景点中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始终是第一位的。
同时,又因为它是传递历史信息的有效载体,必须进行传递与共享。那么,作为最为有效的途径便是旅游,通过旅游向世人展示并传递这种历史信息,才能使文物保持历史延续性并与现代信息相融会贯通。
文物是旅游的资源,也是旅游价值的直接体现;旅游是文物价值的展示平台与途径。文物离开旅游,如同夜明珠深埋于地下,无法发光,起不到传递信息及科研的作用;旅游离开文物支撑,景点也就成了自然景观,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撑。这两者既相互依靠,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文化信息的传承,实现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科学规划,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前提下发展旅游
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在不断完善政策的连续性,使之尽可能适应旅游这一新型产业发展要求。过度开发利用必然导致文物与旅游的矛盾。文物不仅是有法可依的,而且具有相当严格的法律保护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 4 条、第 11 条、第 15 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一切文物属国家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作他用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其他任何形式建设,必须征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更改文物的权属性质、使用范围和管理权限。”这就表明,任何形式的建设行为、管理机构的变迁以及旅游开发建设,都必须在文物安全保护下征得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实施。但现在的旅游开发是旅游企业掌握着文物景点的主导权,原有的保护机构或被削弱,或名存实亡。无论是文物管理单位的“监督权”或“合署办公”,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文物的管理权,即财权、人权和研究权等。
要建立合理的良性发展机制,首要任务就是收回文物的经营管理权,以文物保护为主,切实加强本体的监测、管理,科学合理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发展规划。依据程序报请文物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实施旅游开发利用项目,进行科学有序开发。这样,既不改变文物的权属性质,保护了文物的安全,又为旅游业提供了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资源和看点。真正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三、统筹兼顾,推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和谐发展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人类文明,传承发展人类的历史轨迹和信息。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文物是旅游产业的资源,是旅游行业中一个耀眼的发光点。
正因如此,文物需在安全保护的前提下,服务于旅游业,不能被封存、禁锢,更不能作为私物,任由他人随意转移、支配管理权属。文物是旅游景点的最大宣传招牌,借助文物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互利双赢的最佳途径。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文物与地域经济发展相衔接,既借助国家的扶植政策做好文物保护,又使文物在旅游产业中发挥最大作用。必须注意的是旅游开发决不能在没有文物安全保障条件下进行,也不能过度地、快速地发展。只有既要保护文物,又适应地域经济发展,才能确保各方利益在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上,必须贯彻以文物保护为主,适度进行旅游开发的原则。要以综合的眼光对待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体制机制、管理权属等问题。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借助国内外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手段,科学合理地保护、展示和利用。严格执行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双赢中,促进地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调和(本科) | 如何认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关系 |
文化旅游应加强文物保护 | 我国民族文物保护现状与强化路径 |
新时期如何强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 容县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 |
历史名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文物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