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沧州木板大鼓的传承与保护探究
【绪论 第一章】沧州木板大鼓的历史概述
【2.1 2.2】木板大鼓拜师方式及学费情况
【2.3】非遗艺人的木板大鼓学艺经历
【2.4 2.5】木板大鼓的折子与春典
【第三章】沧州木板大鼓的音乐特色
【第四章】沧州木板大鼓的价值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沧州大鼓的艺术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木板大鼓主要流行于河北省沧县的民间,是一种集语言、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的曲艺形式,因演唱者多带有沧州口音,故又名"怯大鼓".随着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沧州木板大鼓也光荣的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项目史册。政府及多方部门的关注使这支即将凋零的艺术之花又重新绽开了它的生机,可是木板大鼓的自身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本论文的撰写是在深入民间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后的基础上完成的,写作中主要是运用了实证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木板大鼓的历史起源、代表人物及唱腔风格、曲种特点、木板大鼓的传承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目前单独来介绍木板大鼓的资料非常少,本篇论文的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资料不足的遗憾。
木板大鼓是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脉香火,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有着沉重的使命感希望自己能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木板大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大家都来关注并保护存在于我国本土上的大量的形式多样且濒临消亡的艺术形式,大家献计献策,让中国的曲艺瑰宝重新绽放它的艺术风采。
关键词:木板大鼓 历史概况 大鼓艺人 艺术风格 传承保护
目 录
绪 论
第 1 章 沧州木板大鼓的历史概述
1.1 木板大鼓的生存环境
1.1.1 地域性对木板大鼓曲调的影响
1.2 木板大鼓的历史轨迹
1.2.1 木板大鼓的历史溯源及门派
1.2.2 木板大鼓流派的代表人物
1.3 木板大鼓名字的由来
1.4 木板大鼓的分布范围
第 2 章 沧州木板大鼓传承情况分析
2.1 木板大鼓非遗传承人概况及亲缘关系
2.1.1 非遗传承人概况
2.1.2 传承人之间的亲缘关系
2.2 拜师方式及学费情况
2.2.1 传统的拜师仪式及学费
2.2.2 现代的拜师方式及学费
2.3 非遗艺人的学艺经历
2.4 木板大鼓的折子与春典
2.4.1 折子的内容
2.4.2 春典的用途
2.5 木板大鼓艺人的经济供养方式
第 3 章 沧州木板大鼓的音乐特色
3.1 木板大鼓的语言特色
3.1.1 木板大鼓的韵辙
3.1.2 木板大鼓的句子结构
3.2 木板大鼓的音乐分析
3.2.1 木板大鼓的曲式结构和特色唱腔的运用
3.3 木板大鼓的伴奏乐器及表演形式的变化
3.3.1 伴奏乐器
3.3.2 三弦的伴奏技巧
3.3.3 表演形式的变化
3.4 木板大鼓的表演曲目
第 4 章 沧州木板大鼓的价值与保护
4.1 沧州木板大鼓的价值
4.1.1 沧州木板大鼓的历史价值
4.1.2 沧州木板大鼓的艺术价值
4.1.3 木板大鼓的当代功能
4.2 木板大鼓的获奖情况
4.3 阻碍沧州木板大鼓发展的原因
4.4 沧州木板大鼓发展的建议
结 语
参考文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文章来源:金英文案】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