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题刻是世界级着名文化遗产,备受世界关注。在白鹤梁题刻中,沉积着多种文化,如水文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官制文化、思想文化等。《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典”,凝聚着中国古人的智慧,被誉为“大道之源”.《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中,易学文化即为其一。故这里主要考察白鹤梁题刻所沉积的易学文化。主要包括: 易卦、易爻、易理的运用、易学人士的题名、易道的阐发等。
一、易卦的运用
易卦即《易》的卦象。在周易中,按其卦象的不同,共有 64 卦。在白鹤梁题刻中,也有易卦卦名的出现和存在。具体地说,就是《周易》第六十一卦《中孚卦》。“中孚”的卦名,在白鹤梁题刻中,主要出现在《张楫题诗》《罗克昌题诗》之中。
《张楫题诗》,明正德庚午年( 1510 年) 涪陵人张楫所作,全诗是: “江石有双鳞,沉浮验年岁。隐微宜自规,凶乐正相系。古人形此镌,览者发长喟。勿谓仰无阙,顺理终有泻。”这里并没有“易卦”卦名“中孚”.可是,据黄节厚《乌江古代诗词译注》,该诗后二句是: “鱼格符《易》占,中孚自有济。”明确提到“中孚”之卦名。
《罗克昌题诗》,清乾隆十六年( 1751 年) ,原涪州刺史珠胡罗克昌题诗所作,是白鹤梁题刻中最长的诗作。全诗是: “古涪江心卧石梁,梁上凿鱼鱼徜徉。岂是王余留半面,非同沙内曳红裳。三十六鳞形质全,闻说在昔唐人镌。镌石成鱼鱼赖水,胡为失水偏有年。呜呼噫嘻知之矣。纪闻纪见俱至理。白鱼入舟周载祥,圣嗣钟灵独梦鲤。讲堂鹳雀集三鳣,公卿象服说非俚。太人占之曰维丰,比事更与瑞鳞通。
独茧苣钩强不起,石文潜现悉天工。我来涪陵鱼常出,岁岁仓箱盈百室。今兹休暇复往观,鱼高水面空窟。额手称庆告农夫,及时举籽莫荒芜。圣朝仁爱天心见,人事承庥舫舟图。王伯亚旅勤聠胝,三时不懈冻馁无。纯孝裂冰双鲤跃,类推集祉在中孚。我将去矣无多嘱,愿尔群黎共惇笃。作善降祥鱼效灵,江石千年兆人足。”其中,提到“中孚”卦名的是“纯孝裂冰双鲤跃,类推集祉在中孚”一句。
按: 中孚,《周易》卦名。其卦辞云: 中孚: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其《彖传》云: 中孚: 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图解高岛易断》称: “‘孚’字,从‘爪',从’子‘,如鸟抱子,不失孕乳之期,是其信也。发于外者为信,诚存于中为孚,谓之中孚。中孚者,其心虚灵,其行真实之谓也。为卦三四阴柔,合在两体之内;二五阳刚,各居一卦之中。柔内刚中各得其位,上巽下悦,相辅而行,乘天下之所顺,行天下之所悦,故曰: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以此卦拟人事,孚者,信也。信见于言,言发于外也; 孚感于心,心存于中也。人心之用,灵则明,明则诚,内贵虚灵不昧,外宜真实无妄,是所谓’柔在内而刚得中‘也。由我之所悦,以之而顺人,人亦以其悦者,顺从夫我,彼此相悦,悦乃孚矣。此不特在人己之间也,即推之于邦家,邦家亦相率而化矣。亦不特在邦之大也,即极之于庶物,庶物亦相感而信矣,是以吉也。”“以此卦拟国家,《檀弓》曰: ’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施信而民信,孚犹后也; 未施信而民信,孚在先也。盖不言而信,有不期其孚而孚者,孚由中出,在民亦不知其何以孚也,是无为而治之休风也。由是而气机所感,龟亦负图,鱼来献瑞,此即’信及鱼豚‘之兆也。政教所覃,万邦协和,四海来同,此即’孚乃化邦‘之象也。乃知圣天子德盛化神,大则蛮夷率服,小则鱼鳖咸若。治水而乘橇奏绩,济危而作楫有材,皆由履中居正,道协于中,德孚于外,是以天人感应,民物效顺,得以成风同道之一隆也哉。”[1]723,724据此,中孚卦主要强调的是诚信于民、诚信于政问题。
罗克昌,珠湖( 今江西鄱阳) 人。一说高邮( 州) 人。进士。乾隆十四年( 1750 年) 任涪州知州。从罗克昌在涪州的行事与治政来看,罗克昌充分体现了中孚卦所强调的是诚信于民、诚信于政问题。这里,不妨看看罗克昌在涪州的主要史迹。
第一,建书院。北宋绍圣四年( 1097) 程颐谪居涪陵,居普净禅院以讲学注易。南宋嘉定十年( 1217) 涪州知州范仲武创建北岩书院,成为巴蜀易学、中华易学的圣地之一。到清代乾隆年间,知州罗克昌重建书院,更名为钩深书院。《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三《建置志·学校》云: “钩深书院……国朝乾隆九年( 1745 年) 州牧罗公克昌复建。”这里“钩深”即渊源于《周易》。《周易·系辞上》云: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第二,诚信为学。罗克昌在钩深书院大书一“诚”字,要求士子们诚信为学。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五《秩官志·国朝秩官》云: 罗克昌……手书“诚”字于钩深书院讲堂,径丈,结体遒劲,今存。《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九《秩官志·良吏》云: 罗克昌,江南高邮进士……书“诚”字于钩深书院之讲堂,字体径丈,以为学者的焉。
第三,诚信为政。罗克昌在涪州诚信为民,诚信为政,效果显着。“我来涪陵鱼常出,岁岁仓箱盈百室。今兹休暇复往观,鱼高水面空 窟。额手称庆告农夫,及时举籽莫荒芜。圣朝仁爱天心见,人事承庥舫舟图。王伯亚旅勤聠胝,三时不懈冻馁无。纯孝裂冰双鲤跃,类推集祉在中孚。我将去矣无多嘱,愿尔群黎共惇笃。作善降祥鱼效灵,江石千年兆人足。”这里,虽有“自夸”的成分,但《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将其作为“良吏”,当是对罗克昌诚信为政的高度肯定和认可,真可谓“天道酬勤感赤诚,人道思诚言必行。守信谦和心秉正,明辨是非方显能”.
二、易爻的运用
易爻,卦画的基本单位。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称为“阳爻”; 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称为“阴爻”.在周易中,每卦共有 6 爻。在白鹤梁题刻中,也有卦爻、易爻的运用,主要见于《吴革题记》。
《吴革题记》,北宋宣和四年( 1122 年) 涪州牧吴革所作。文云: “易以包无鱼为远民,民故可近不可远。余牧是邦久矣,今岁鱼石呈祥,得以见丰年,知民之不远也。即尘显妙,有开必先,余乐斯二者,遂率宾僚为之游。”这里,与卦爻、易爻密切相关的是“包无鱼”之语。
按: “《易》以包无鱼为远民”,源出《周易》第 44 卦即“姤”卦,为《周易》天道论八卦的第二卦,是一解析偶然相遇规律的卦。姤卦九二爻爻辞云: “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传》曰: “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图解高岛易断》称: “乾为包,巽为鱼。鱼阴物,谓初,二包之,故曰’包有鱼‘.剥之’贯鱼‘,即从姤之一鱼所生,能就姤之始而包之,故得无咎。二居内卦之中,当刚柔相遇之始,见其为柔,特以优容而并包之,不敢以激烈而启变,亦不至以姑息以养奸,斯诚御阴之善道也。”[1]545又九四爻爻辞云: 包无鱼,起凶。《象传》曰: “无鱼之凶,远民也。”《图解高岛易断》称: “四入乾,复变而为巽。巽为鱼,鱼已为二所包,故’无鱼‘.盖天包乎地,阳包乎阴,得所包而’含宏光大‘,并育无害,此二之包所以’无咎‘也。失所包,而鱼将吸浪扬波,顿生凶患,小人之施毒以害君子者,其凶由是而起也。《象传》以’远民‘释之,鱼犹民也,谓鱼之不可不包,犹民之不可或远,不以民为小人而驱而远之,必以民为同胞而亲而近之,斯民得兼包并育,何致有消阳之患哉! ”[1]548可见,姤卦九二、九四爻,以“鱼”喻民,主要讲阴阳之道、官民关系。故吴革在这里,主要借助姤卦九四爻表达了“民故可近不可远”的官民亲近思想,借以展示其为官利民之道。【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