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瓷器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中原始瓷是由陶到瓷的一个过渡性产物,被称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浙江是原始瓷的重要产地,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的湖州市德清县,发掘了多个烧造原始瓷的窑址,有火烧山窑址、亭子桥窑址、长山窑址、冯家山窑址、飘山窑址、南山窑址等。其中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火烧山窑址出土原始瓷品种丰富、数量极大,包括卣、鼎、簋等仿青铜礼器产品,对于探索当时社会的手工业生产状况、交通运输情况、社会分工以及江南地区吴越文明的发展、国家的形成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原始瓷携带的考古学信息,如瓷器的起源、瓷器的烧造工艺与技术等,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获得这些信息之前,原始瓷的化学组分的测量是首当其冲的,是科学研究原始瓷的基础。原始瓷是一种珍贵的考古学材料,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不能对原始瓷样品造成宏观上的破坏,这就要求用无损分析测试技术来研究原始瓷样品。化学组分测量的方法很多,相比之下,质子激发 X 射线荧光(Proton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是一种分析考古学样品非常有效的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灵敏度高(可达 10-6)、多元素同时探测等优点,是原始瓷研究的非常理想的分析测试手段。在复旦大学,PIXE 技术已经用来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的陶器、瓷器和玻璃,取得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用 PIXE 结合因子分析,着重探讨浙江省德清县火烧山窑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烧造的原始瓷样品原料来源和相互关系,给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1 样品与实验方法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火烧山窑址出土的不同时期原始瓷样品 50 个,其中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 18 个,春秋中期后段样品 15 个,春秋晚期后段样品 17 个。
PIXE 实验是在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NEC9SDH-2 3 MV 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采用外束 PIXE技术测定原始瓷样品的化学组分。初始能量为3.0 MeV 的质子束经过 7.5 μm 的 Kapton 膜进入空气,继续穿越 10 mm 的空气层而到达待测样品。质子束到达样品的实际能量为 2.8 MeV。样品在入射质子束轰击下激发的X射线通过15mm的氦气流进入 Si(Li) 探 测 器 , Si(Li) 探 测 器 是 英 国 SGXSensortech (MA)有限公司生产的,它对 5.9 keV 的 X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 150 eV。质子束的束斑直径为1 mm,束流为 0.05 nA。由测得的 X 射线能谱,采用 GUPIX-96程序计算,即可算得样品的化学组分。同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标准样品GSD-6(化学组成已知的地质部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研究组提供的水系沉积物标准参考样),用以校正各参数。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原始瓷样品DHⅢT303②:11的胎和釉的PIXE 能谱图。谱图中 Na、Mg、Al、Si、P、K、Ca、Ti、Cr、Mn 和 Fe 的 X 射线峰清晰可见。通过使用 Gupix-96 程序解谱,能得到样品的化学组分。
样品中胎、釉的化学组分 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K2O、CaO、TiO2、Cr2O3、MnO和 Fe2O3的含量分别列于,样品中胎的 CaO 含量(0.14%-0.46%)较釉的 CaO 含量(9.03%-21.24%)要低得多,CaO 在釉中作为助熔剂,釉中较高的 CaO 含量,表明这些原始瓷样品属于高温钙釉系列。原始瓷的瓷胎数据中,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除 DHT504⑤:3-B 的 CaO 含量(0.42%)较高外,其余的样品的CaO 含量(0.14%-0.30%)较低;而中后期(春秋中期后段)和晚期(春秋晚期后段)样品,除 DHⅡT303⑥:14-B 的 CaO 含量(0.28%)较低外,其余的样品的CaO 含量(0.30%-0.46%)较高。原始瓷的釉数据中,早期样品,除 DHTI504⑤:5-G 的 Fe2O3含量(2.51%)和 DHTI504⑤:7-G 的 Fe2O3含量(3.03%)较低外,其余的样品的Fe2O3含量(3.21%-5.37%)较高;而中后期和晚期样品的 Fe2O3含量(1.87%-3.18%)较低。釉中作为着色剂的 Fe2O3,中后期和晚期样品的 Fe2O3含量较早期样品的有所减少,表明中后期所用釉料与晚期相同,而与早期不同。据中,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除 DHT504⑤:3-B 的 CaO 含量(0.42%)较高外,其余的样品的CaO 含量(0.14%-0.30%)较低;而中后期(春秋中期后段)和晚期(春秋晚期后段)样品,除 DHⅡT303⑥:14-B 的 CaO 含量(0.28%)较低外,其余的样品的CaO 含量(0.30%-0.46%)较高。原始瓷的釉数据中,早期样品,除 DHTI504⑤:5-G 的 Fe2O3含量(2.51%)和 DHTI504⑤:7-G 的 Fe2O3含量(3.03%)较低外,其余的样品的Fe2O3含量(3.21%-5.37%)较高;而中后期和晚期样品的 Fe2O3含量(1.87%-3.18%)较低。釉中作为着色剂的 Fe2O3,中后期和晚期样品的 Fe2O3含量较早期样品的有所减少,表明中后期所用釉料与晚期相同,而与早期不同。因子分析可有效探讨火烧山窑址出土原始瓷样品间的相互关系。是火烧山窑址不同时期原始瓷胎的化学组成的因子分析结果。□代表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代表春秋中期后段样品,△代表春秋晚期后段样品。因子 F1 和 F2的表达式如下:【1】
基于胎,三个不同时期的样品可以分成两组,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自成一组,而中后期(春秋中期后段)样品和晚期(春秋晚期后段)样品混为一组。从胎的化学组分来看,早期样品较分散,而中后期样品和晚期样品相对较集中。
火烧山窑址不同时期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因子分析结果。同样,□代表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代表春秋中期后段样品,△代表春秋晚期后段样品。因子 F1 和 F2 的表达式如下:基于胎,三个不同时期的样品可以分成两组,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自成一组,而中后期(春秋中期后段)样品和晚期(春秋晚期后段)样品混为一组。从胎的化学组分来看,早期样品较分散,而中后期样品和晚期样品相对较集中。
火烧山窑址不同时期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因子分析结果。同样,□代表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代表春秋中期后段样品,△代表春秋晚期后段样品。因子 F1 和 F2 的表达式如下:【2】
基于釉,三个不同时期的样品也可分成两组,早期样品同样自成一组,而中后期样品和晚期样品也混为一组。从釉的化学组分来看,早期样品较集中,而中后期样品和晚期样品相对较分散。胎和釉的因子分析表明:晚期产品所用胎料、釉料与早期产品不同,而与中后期产品相同,这或许是晚期承袭(或移植)了中后期的制作工艺的原因。
3 结语
用 PIXE 分析了浙江德清火烧山窑址出土不同时期的原始瓷样品,基于化学组分的因子分析表明,晚期产品所用胎料、釉料与早期产品不同,而与中后期产品相同。
参考文献
1 李家治. 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3-13, 86-92, 114LI Jiazhi.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ceramic volum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8:3-13, 86-92, 114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故宫博物院, 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8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高台山文化的墓葬遗存分析 | 基于出土文物分析辽代中西往来 |
西辽河上游与中原地区史前生业方式对比分析 | 李白《将进酒》中“五花马”的考古学分析 |
从考古学角度分析明代海西女真辉发城址 | 对汉代织锦图案中禽鸟纹的归纳分析 |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栖居及生计形态分析 | 科学考古学在中国得以确立的历史分析 |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 云冈石窟馆藏古代建筑构件的特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