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安全主要依靠军事安全。军工院校为国防事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是国家军事安全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落实“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 军工院校要认真分析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守”的不足,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为”的路径, 坚持基本原则, 做到“守”与“为”的统一。
关键词:国家安全; 军工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Abstract:The national security mainly depends on the military security. The military univers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s for our country's national defense in talents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t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i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military universities shoul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hortcomings of“defense”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explore the “attack”pat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ist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ake the unification of “defense”and “attack”。
Keyword:the national security; military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国家安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 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及海外利益等多个领域[1], 具有多样性、关联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当前,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叠加, 军事威胁、经济危机、贸易保护、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极端暴力事件等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涉军工高校师生肩负着国家国防工业、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未来, 应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加强思想政治意识, 树立为国防工业献身的使命观, 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基于国家安全涵盖的内容和可能发生的风险, 习近平指出, 某个具体的安全问题处理不好, 就会和其他安全问题相互作用, 甚至导致系统性安全风险。在安全风险高度关联的情况下, 国家安全教育问题, 尤其是政治安全教育问题显得极为紧迫。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行动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这也为我国开展国家安全相关教育指明了方向。军工院校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国防科工单位、军事科研院所、军民两用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制造业人才, 也直接承担国防领域的课题和项目。这些高校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类高校, 院校本身和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保密性和军事性。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时要在设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方面下大气力和苦功夫。
教育是安全的基础, 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也是成本最低的国家安全屏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实质是一种信仰教育[2]。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下“守”与“为”的统一。“守”才能不放初心, 脚踏实地, “为”才能继续前行, 改革进取。
一、涉军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的不足
笔者于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 实地走访了分布在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五所军工专业高校, 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两所、省属国防科工系统共建院校两所、国防科工系统专科院校一所。调研主要采取与涉军工专业老师访谈、保密科室工作人员询问、政治辅导员座谈及相关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一)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度整合国家安全教育内容
笔者认为, 国家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国家安全课程或思政课专题板块进行讲解。走访五所院校发现, 五所院校都有相关的保密教育, 或在入学教育时进行, 或由各专业导师提醒, 可以认为具备国家安全的风险基本意识。与其他综合类院校和文科特色院校相比, 工科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受重视程度不足, 其中涉军工专业高校表现明显, 许多思政课老师重在讲解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强调政治原则, 对国家安全内容没有深刻认识, 更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初步的提醒说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军工教育或国防教育的需求,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并长期从事国防工业的接班人, 思政课作为基础理论课应是介绍、讲解国家安全内容的有效形式, 这在全部的公安政法院校和军事院校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研究生导师的国家安全教育能力欠缺
调研发现, 导师是研究生阶段主要学业负责人, 也是接触军工信息人数最多的主体, 从事相关军工专业研究的人数远超思政教师, 应该是国家安全的教育主体。然而, 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般比较松散, 集体上课时间有限, 学生们大多分散于各种实验室和研究课题组。笔者认为, 研究生阶段导师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 发挥好国家安全教育第一教育者的作用[3]。同时, 研究生阶段也是人生价值观转换的重要阶段, 必须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干预, 这对学生成长及以后从事科研事业来说终身受益。当学生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安全责任感时, 也就是军工行业国家安全风险最小的时候。
(三) 相关高校的国家安全宣传能力不足, 宣教形式单一
调研显示, 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提出两年, 但各院校还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专题学习, 许多院校对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的储备还停留在加强意识形态引导, 严重滞后于国家安全教育需求, 学校对一些学生的提问回答不深入, 不能与国际形势、国内安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内容相互结合, 融会贯通。此外, 国家安全观教育宣教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手段, 但不应是唯一的手段。新媒体、大学生社团、文艺演出、专项参观, 甚至学校官方平台等都应为国家安全教育服务。
(四) 部分师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
采访问卷显示, 相关专业学生对国外机构及境外人员警惕性不够。在和外国留学生、交换生日常交流时没有意识到一个看似很小的话语或背景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信息情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同时一些涉军工知识也出现在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的QQ和微信平台上。在走访院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和班级群聊上面, 辅导员发布各种专业信息资料, 同学之间互留信息、表达专业学术意见、发泄不满情绪, 其中一些专业意见和情绪化的东西, 没有引起学校有关方面的重视, 极易成为别有用心的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 一些国家安全价值观淡薄或意志不坚定的老师和学生很可能成为境外非法势力发展的对象[4]。笔者认为, 一些高校自身管理方面的薄弱因素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大量案例表明, 往往个人对某事物的不满或未达到自身需求时, 会导致许多国防领域重要资料的外泄和人员的叛逃, 这无益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二、涉军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不足的原因
(一) 重视操作层面, 忽略“入脑”教育
笔者走访发现, 五所高校对承担国家涉密项目或工程研究的学生都有相关的保密说教, 有的还要求学生签订保密协议和承诺书。但笔者认为, 保密措施不同于国家安全教育, 保密措施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思维。试问出卖国家涉密军工资料的人员哪个不是已经签订了保密协议, 有的甚至还是高级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 因此只靠具体操作层面的把关是远远不足的, 必须要在学生求学阶段进行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5]。笔者认为,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基础的意识形态教育,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等构筑起涉军工专业高校思想阵地上的钢铁长城。
(二) 过分依赖信息化技术成果
调研发现, 五所高校保卫和保密部门都有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 有的高校还有舆情监控科室, 能够有效掌握本校学生和留学生的网络信息动态, 满足了学校军工重点领域的需求, 这得益于网络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 五所高校过分依赖信息化成果, 对待基础工作稍显倦怠, 如实验室的巡查签字制度流于形式, 高校辅导员也没有认真了解涉军工专业学生的作息和学习情况等。
(三) 危机意识错位
1.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局限于保密教育和反间谍教育五所涉军工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反谍防谍说教和保密教育。笔者认为, 这仅仅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部分内容, 不是全部。2015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明确把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 反谍防谍说教和保密教育虽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含义和丰富内容, 不仅难以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教育, 还常常把反谍保密教育等同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说教内容。在军民两用技术大力推广的情况下, 许多军工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民用技术, 再强化这种思维, 显然不适合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这说明, 现阶段涉军工高校整体上还处于从反谍保密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到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过渡阶段。
2.青年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碎片理解与无所适从
青年学子对国家政治建设的关注度很高, 一些党员学生能够按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一些学生能够及时收看新闻联播, 对国际和国内局势的理解也比较全面。但笔者发现, 大部分涉军工专业学生, 没有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去理解, 缺乏新时代军工专业大学生应有的政治素养, 盲目认为国家安全就是政治安全, 缺少对文化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重要性的良好认识, 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解过于乐观, 不懂得良好的内外形势是“有人默默为我们负重前行”的结果。同时, 部分学生认为国家安全高高在上, 与自己和自己的专业没有紧密的联系, 降低了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
调研发现, 国家安全是一项复杂的课题, 虽然学生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很高, 但对怎样参与国家安全建设显得无所适从。这与现阶段军工院校对国家安全的认识错位有关, 认识错位导致很多院校只是在每年“4.15国家安全宣传日”时推出一些警示教育和宣传, 忽略了国家安全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为”的路径
(一) 把国家安全内容纳入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以考促教, 以考促学
在大安全融合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安全教育理应纳入政治课课程体系。国家安全是国家政治的有机构成, 是国家基本利益所系。国防科技工业和军民两用行业事关国家的基本利益、核心利益, 因此涉军工专业院校要比一般高校更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 扩充政治理论课关于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表述, 结合军工专业特色, 充分运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同时, 对相关涉军工专业老师要采取考评方式, 达到以考促教[6];对相关学生要采取多种考试形式, 以考促学, 使国家安全理论知识入脑入心, 形成终身国家安全意识。
(二) 逐步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和保密制度、反渗透教育的有机统一
长期以来, 军工专业高校强化反渗透教育和保密教育, 始终坚持学校党委和马克思主义院系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和引领作用, 笔者认为要在深化党中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 把高校统战教育、宣传保密制度、反渗透教育、反分裂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管教育纳入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理顺相关安全内容, 在国家安全治理的框架下编写各层次内容, 做到学科、教育之间的有机统一[7]。可采取内外交流, 不仅有政治理论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知识, 也要及时邀请政法机关干警、保密干部、国防科工企业专家和公安院校教授进课堂、进校园,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国家安全知识, 达到多种教育内容的有机统一。
(三) 国家安全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笔者认为, 有效降低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有序和方向[8]。
所谓全面, 指在进行国家安全观培养内容方面要融入经济、文化、管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背景, 注意其内在联系。国家安全涵盖丰富, 要从整体上把握规律性, 不能盲目采取“满堂灌”和连堂放视频的简单思路, 要引领学生善于分析, 层层深入, 整体推进。
所谓有序, 就是排序。笔者认为,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纷杂, 要优先选取事关军工院校、国防工业、军民两用等相关内容讲解, 利用好专业课老师身边发生的案例。当学生意识到案例发生在师兄师姐和认识的老师身上时, 震撼力和感受力都是强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授课时一定要把优秀人物、经典案例列入优先备课选项, 使学生看后潜意识里认同、赞赏这些行为, 有效地模仿, 从而在行动上维护好国家安全。
所谓方向, 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即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 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有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 反映出我们党把握中国发展大势的高度清醒和自觉。涉军工院校要从这一最新的认识成果入手, 在国家安全教学实践中“学”, 在思想政治服务中“做”,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涉军工院校干部师生接受国家安全素养的实践平台, 搭建起服务师生的舞台。学校基层党支部要深入各军工企业, 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进行考察调研, 将精准服务与智力支持相结合。
四、国家安全视阈下军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愿景
笔者认为, 涉军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 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 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我们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安全治理理念, 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围绕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职责任务, 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 全面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协调, 立足涉军工高校的战略定位, 坚持依法实践与政治教研相结合, 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不断增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跃进。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总体布局[J].人民论坛, 2012 (12) :39.
[2]姚金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论教育安全, 2016 (2) :23.
[3]谷秀娟。研究生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9) :172.
[4]翟东航, 张娜, 段慧娇。军事院校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研究[J].国防科技, 2017 (4) :109.
[5]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耿进昂。国家安全视角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9) :16.
[7]李慎。公安专业视域下的国家安全教育缺失问题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 (2) :109.
[8]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015:204.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辛亥革命成败略论 |
思想政治教育复归人类生活的前提、依据及本质 | 思想品德论文2000字范文七篇 |
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运用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