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泰南问题爆发的群体心理动因探究
导论:泰南分离运动产生的原因研究导论
1.1 1.2:20世纪30-60年代泰南问题恶化表现
1.3:30-60年代泰南问题恶化原因
2.1:政府政策与泰南人需求的关系
2.2:需求不满足的群体心理反应——挫折意识
2.3:挫折后的群体行为反应——群体冲突
2.4:社会精英在群体冲突中的作用
结语/参考文献:泰南问题的社会动力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要
自 20 世纪初以来,泰南问题就一直是世界民族热点问题。对于泰南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尤以"认同论"、政府政策决定论和陈衍德先生的"经济--文化双结构论"最受推崇。本文以 20 世纪30 至 60 年代的泰南问题为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用社会动力学理论来分析泰南问题产生的群体心理动因。本文认为,是泰国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忽略了泰南马来穆斯林的群体心理需求造成的心理张力,引发了泰人和泰南马来人两个不同群体间的族际冲突。马来穆斯林社会精英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社会动力学;民族分离运动;泰南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泰南问题研究
(二)社会动力学研究
(三)研究不足与缺陷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20 世纪 30-60 年代的泰南问题
第一节 泰南问题发展阶段划分
一、20 世纪以来泰南问题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二、20 世纪 30-60 年代是泰南问题演变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恶化表现
一、泰南武装分离运动兴起
二、泰南问题国际化
第三节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恶化原因
一、东南亚民族主义兴起影响泰南局势
二、政府泰南政策影响泰南局势
第二章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的社会动力学机制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泰南问题研究
(二)社会动力学研究
(三)研究不足与缺陷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20 世纪 30-60 年代的泰南问题
第一节 泰南问题发展阶段划分
一、20 世纪以来泰南问题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二、20 世纪 30-60 年代是泰南问题演变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恶化表现
一、泰南武装分离运动兴起
二、泰南问题国际化
第三节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恶化原因
一、东南亚民族主义兴起影响泰南局势
二、政府泰南政策影响泰南局势
第二章 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问题的社会动力学机制
第一节 政府政策与泰南人需求的关系
一、政府政策不能满足泰南人的安全需求
二、政府政策破坏泰南人爱与归属的需要
三、政府政策对泰南人缺乏尊重
四、政府政策没能体现泰南人的自我价值
第二节 需求不满足的群体心理反应--挫折意识
一、挫折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二、20 世纪 30-60 年代泰南马来穆斯林的挫折感
第三节 挫折后的群体行为反应--群体冲突
一、群体冲突的作用机制
二、泰南地区的群体冲突
第四节 社会精英在群体冲突中的作用
一、领导者在群体中的作用
二、泰南马来穆斯林精英在泰南冲突中的作用
三、政府官员在泰南冲突中的作用
结语
一、 泰南冲突的驱动力是人的需求
二、 泰南问题的解决路径
三、 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列宁对苏俄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论断 | “南部宅地法”与美国内战后南部黑人土地问题 |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养老问题探究 | 《世界古代史》英语教材的使用问题及化解方法 |
长寿王南征百济、攻克汉城之战相关问题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