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对比分析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8-12-29 11:2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诚信教育关乎现在,更惠及长远。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受各种“享乐”思潮的冲击,为了各自的“钱途”,在高校这片净土也经常出现诸如考试舞弊、论文抄袭、履历造假、拖欠贷款等形态各异的诚信缺失行为,不断侵蚀着高校的优良学风,极大地破坏着高校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2015年6月,中国青年报对2000名大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0. 4%的学生承认大学期间考试作弊或发现周围同学作弊。2015年6月,美国司法部宣称,对15名中国留学生考试作弊进行处罚。“史上最严”的2015年高考也难逃“劫命”,全国多地通报高考作弊案例。这些案例的发生,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大学生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主体内因,即个人修养欠缺导致诚信缺失; 二是主体外因,即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观因素,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深入、广泛,成果也比较丰富,就不须赘述。在此重点考察影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外部生态,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探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找出一些有利于我国诚信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形成适合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思路,探寻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新举措。
一、中美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比较
诚信是立身之本、社会之基。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哪种办学体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有美国学者对农业领域的杰出人才进行比较发现,诚信是33个非技术技能指标中最重要的[1].大学生失信行为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重因素聚焦的结果,例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教育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家庭不良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等都是重要原因。
( 一) 诚信教育体系与制度生态
1.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与制度
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在西方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美国政府设有专门的诚信教育研究机构---研究诚信办公室,他们有独立的编制和经费,主要负责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并受美国政府法律的保障[2].美国各高校也设有各自的诚信管理机构,制定各具特色的学术诚信管理条例,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水平。美国研究型大学联盟、美国医学院联盟等各类学术研究团体也有共同的学术诚信准则,负有判决和惩罚违反学术诚信行为的责任; 同时,他们也是各类科学杂志的最大出版商,对发表作品的失范行为具有巨大的监督权和约束力[3].在美国,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学术共同体,对学术诚信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对如何惩处学术失范行为都有详尽的实施细则。同时,他们还将大学生视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学生代表参与从制度的制定、听证、申辩到惩戒等全过程,以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学术诚信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4].
2.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与制度
在我国,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是从思想品德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偏向于内在道德层面,主要启发学生的诚信自觉、自律。学生的诚信教育归口到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2007年,我国成立国内首个政府科研诚信管理机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在科研方面出现的不端行为的调查与查处。近几年,国家出台十多部关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文件,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文件,除了2012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大多数条例的教育适用对象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的相关教师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在学术团体方面,除了中国科协2007年颁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对其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其科技工作者进行约束,其他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诚信方面基本没有声明。在我国高校也没有专门的诚信教育管理部门,而是由学生工作部下设的思想教育科来具体负责,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由学生工作干部来组织实施,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同时,在诚信教育的形式上也大多采取传统的强制性说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在对失信学生的惩罚上,监督机制也比较缺乏,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威慑。
( 二) 诚信教育社会生态
1.美国学生诚信教育社会生态
美国被认为“诚信”水准是最高的,每个人和家庭自觉维系诚信规则。政府机构、学校、社团组织等也不遗余力地推进和维护着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商品的质量、食品的安全都为世人所称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耳闻目染,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诚信约定。
2.我国学生诚信教育社会生态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人们信奉的儒家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之上,关注更多的是君臣、父子、亲属,公众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很多人由于缺乏信仰,只要犯罪、违规不被查获,就是无罪,没有过多的亏欠和内疚感。在现实生活中失信现象也比较严重。“毒牛奶”、“瘦肉精”、“地沟油”轮番上演,“政绩工程”、“徇私舞弊”、“贪污腐化”屡遭披露。“就业率注水”、“学术剽窃”、“评估造假”、“招生腐败”等失信丑闻残酷地冲击着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5].
( 三) 诚信教育家庭生态比较
1.美国诚信教育家庭生态
美国人非常注重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遵守社会诚信约定,塑造健康人格。报刊媒体也在经常大量地探讨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们诚实。一旦孩子出现失信、不文明行为,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循序利导,让孩子知错就改。他们经常鼓励他孩子们独立、自信、创新,但绝不允许欺骗、不诚实。在美国家庭和学校,孩子最怕的就是教师或家长说他撒谎,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6].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政府还把每年5月2日确立为“诚实节”或叫“不说谎纪念日”,以此来纪念和弘扬一个8岁的孩子为保持诚实的品格而牺牲的英勇精神。
2.我国诚信教育家庭生态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大多都是应试教育。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放松了对孩子道德修养的教化。因此,一些家长对孩子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对违纪行为不加以制止。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示范,在孩子面前不讲诚信。如个别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大学,不惜弄虚作假,报假民族、假特长,以获得加分。如此“示范”,必将给孩子的诚信品德烙上一个深深的印记,也为大学时期的诚信教育带来潜在的困难。
( 四) 诚信教育学校生态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上一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与解决措施
下一篇:高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探究
相关论文推荐:
大学生诚信的现状与创新教育机制 | 大学生诚信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90后”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与解决措施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诚信教育经典案例的应用 |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与解决措施 | 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对策 |
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 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与解决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