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宗教极端思想的负面影响与治理策略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01-03 14:52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国际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和中亚等地地缘政治的影响,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蔓延渗透情况相当严重,并进而导致了新疆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态势,严重危害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了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渗透的态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其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先后印发了“两文件、一条例”①,从“疏”与“堵”两个方面来遏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2015年,又专门成立自治区“去极端化”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去极端化”工作合力。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对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强调: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 扩大) 会议提出“把民族团结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2016年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法治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3月28日,自治区党委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进一步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因此,对宗教极端主义除了要用好“五把钥匙”②,坚持以文化对冲、科学普及、正信挤压、法治约束等方式“四管齐下”③予以遏制之外,还需要通过着力促进民族团结来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④意识,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三个离不开”的良好社会氛围,来弥合境内外“三股势力”⑤通过制造的一系列暴恐案件在各族人民心目中形成的沟壑和伤痕,矫正其所散播的一系列错误认识,进而推动新疆“去极端化”工作深入开展。
一、宗教极端思想对新疆民族团结的影响与破坏
( 一) 破坏宗教和谐,进而形成民族隔阂
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13个世居民族,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和萨满教。新疆现有10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影响最大。在新疆历史上,有过以宗教地位谋取政治利益,进而危害祖国统一的大小和卓等和卓分裂主义势力,他们蓄意引发了长达三百年的伊斯兰教依禅教派“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间的战争,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过曾经试图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等依靠宗教起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他们建立政权的口号就是反对异教徒的统治。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境内又渗透进入了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散播歪理邪说,公然亵渎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教义,发动暴恐活动,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这些宗教极端势力的共同特征都表现为: 忽略伊斯兰教教义中大量宣扬和平、宽容,主张正义、公正的经文,不但排斥信仰其他宗教的各族群众,还抵制信仰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甚至是同一民族的群众,蓄意制造民族隔阂,进而导致民族分裂。纵观当今世界,凡是宗教极端主义得势的地方,都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如阿富汗的宗教极端武装分子塔利班无故炸毁了着名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还宣称这样做是为了抵制异端信仰。而今天肆虐于伊拉克等地的IS宗教极端组织,不但借当地的社会动荡起家,试图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随意剥夺当地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权利,这是对国际公理的严重践踏。而在新疆,极端分子宣扬的谬论与国际上IS等宗教极端分子宣扬的谬论如出一辙。
( 二) 破坏社会稳定,进而破坏民族团结的基础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纵观当今世界,因为社会动荡而发生民族分裂,进而危害祖国统一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作为冷战时期“两极”之一的前苏联,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下,发生政治危机而局势持续动荡,经济形势停滞,长期面临消费品奇缺、物价飞涨、失业率增加等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此情形下,叶利钦等人抛出的“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理论很容易就被当时的苏联人所接纳,于是团结统一的前苏联最终被分裂为15个加盟共和国,并继而废除了苏维埃中央政权,成为拥有各自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宗教极端主义的目的是以暴力手段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三股势力”引发的暴恐案件多达数百件,造成无辜群众死亡数千人,对新疆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暴恐案件的多发频发对新疆社会稳定形成的恐慌效应,客观上严重阻碍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使得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自2010年底起,席卷中东和北非、西亚等地的“阿拉伯之春”更是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动荡与民族分裂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社会的幕后操纵下,宗教极端主义走上政治舞台,引发社会动荡,形成了一系列政权更迭,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客观上并未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反而更加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不同部族之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 三) 煽动民族仇恨,导致民族分裂
宗教极端主义片面地通过信仰不同宗教来诠释、制造民族对立,将不同信仰乃至于同一信仰不同教派的各族人民群众一概视为“卡菲尔”,并对之展开“圣战”,通过制造暴恐活动来煽动民族仇恨,蓄意导致民族分裂。如在1990年发生的巴仁乡暴乱、1997年发生的伊犁“2·5”事件中,都有宗教极端势力的身影。在策划煽动暴乱之前,主谋则丁·玉素甫编造了一个所谓的“圣战法规”.第一条就是“消灭异教徒,向异教徒发起进攻。”并强迫村民们集体向真主宣誓,参加暴乱。伊犁“2·5”事件中,暴恐分子骨干玉不拉音等从喀什、和田分别到达伊宁,他们走街串巷进行宗教极端思想宣传,“不要问我的地址,不要问我名字,我是安拉派来的。”以期蒙蔽群众。他们强制群众烧毁身份证、结婚证等政府颁发的证件,说“不要用‘卡菲尔’( 此处意指党和政府) 颁发的证件,这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三股势力”通过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宗教信仰上的不同来强化宗教极端思想,再通过夸大偶然发生的社会矛盾来煽动民族仇恨,进而导致民族分裂,为他们开展暴恐活动做准备。他们肆意捏造事实,不但蓄意在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引发民族矛盾,还蓄意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教派的信教群众之间引发矛盾。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上一篇:新疆地区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相关论文推荐:
云南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形势与政策路径 | 新疆地区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
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新思路与新举措 | 新疆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入与思考 |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理论 | 新疆地区民族团结工作困境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