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条约缔结的幕后原因与结果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01-01 13:18
158 年之前,英法等西方列强凭借武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威逼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带给国人无限的愤懑与遗憾。
一、山雨欲来。
大清咸丰三年,也就是公元 1853 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已经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不仅占据了大清的江南半壁,洪秀全又派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伐。两万太平军精锐于当年 10 月 13 日抵张登镇,距保定仅 30公里,29 日占领天津西南静海县,前锋距天津城仅 5 公里。太平军长驱直隶,大清举国震动。咸丰帝一面下令京师戒严,一面调兵遣将,围剿这股长毛。惠亲王绵愉、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都统胜保等纷纷领兵出战,翼卫京师。
正当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正酣之际,英国人与法国人又向清廷提出了“修约要求”,妄图扩大侵略权益,在尚未得到清廷回复的情况下,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而出兵广州,在东南沿海再次狠狠地捅了清政府一刀。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讠宁虽然愤怒,但是也不希望事态扩大,于是命令两广总督叶名琛设法与夷人和解,但是又感于西洋人惯于出尔反尔,于是密令直隶总督谭廷襄会同直隶提督张殿元、天津镇总兵达年等人在大沽口炮台整军备战,严防洋人从海上袭击京师。
二、暗修战备。
大沽口虽然在明代便有设防,但是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原有的炮台年久失修,火炮也多为小型岸防炮,射程有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的舰队曾开抵大沽口外,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慑,当时清政府下令直隶总督纳尔经阿重修炮台,调拨火炮,训练士卒,使得大沽口的防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但此时的大沽口炮台对于清政府来说,如同一束救命稻草,并非单纯的一座海防要塞那么简单。因为自从太平天国攻克南京之后,原本江浙地区从南京运往北京的漕粮已经改从上海出发,经海路运输至大沽,再经大沽运送至天津,以缓解京师民众对粮食的需求。此外,大沽口一带分布有大量的浅滩,适合晒盐,是传统的北方海盐产区,而天津又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盐销售中心,盐税的收入对于当时财政状况已经捉襟见肘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异常重要的。且北伐太平军的前锋已经逼近天津卫,对直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英、法、俄、美等夷人屡次要求从大沽口进京面见皇帝,更使得咸丰帝不悦:1854 年,英、法、美三国外交使臣北上天津,要求“修约”,咸丰帝令长芦盐政文谦、天津总兵双瑞严加防备。1857 年,俄国使臣普提雅廷试图从大沽口、天津一线进京,也遭到咸丰帝阻止。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咸丰帝下令在大沽口置重兵,严布防的战略考量,显然是正确的。
1857 年长芦盐政乌勒洪阿向咸丰帝密奏:“经臣会同督、提、镇等人整修战备之后,大沽要塞设有炮台 4 座,两岸大小炮位 142尊,试放坚利。两营兵丁 1400 余名,扼要处所,分处炮位,以防夷船驶入,布置均已周密。”此外直隶总督谭廷襄还从景州调拨500 多人的黑龙江马队,驻扎在天津,作为大沽口的机动援兵。
三、各怀鬼胎。
英法等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胜利后,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可惜他们认为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英法的商业贸易额增幅过慢,希望“修改和约”,以进一步在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854 年 4 月,英国驻广州领事保灵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修约”,外交照会内容大意如下:“本公使恭奉谕旨,抵中土之后,应及提论,首及本闰七月初六日为万年和约(《南京条约》)议定及12 年期满第八条所载,凡有新施予及各国者,英人亦一体同邀,自可援法兰西、美利坚二国条款,向贵国却要,以前所定和约,重新商订。”两广总督叶名琛因为反对英使进入广州,且咸丰帝反对给予洋人更多特权,于是以“拖”字应付,致使双方的会晤不欢而散。当年 6 月英国公使保灵、美国公使买连至上海交涉修约,江苏官员劝其南下。9 月,英法美三国公使来在上海会见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再次要求修约。吉尔杭阿上奏咸丰帝“可否派钦差大臣会同叶名琛,共同应对”,但遭到反感洋人的咸丰帝训斥。10 月,三国公使来到天津海口,见到直隶总督,共同控诉了叶名琛,同时提出各自的修约要求,其中英国 18 条,美国 11 条,法国公使因为军舰故障未能前往天津城,暂未提出修约的具体要求,但是咸丰帝深感丧权辱国,仅同意其中的 3 条,其余全部拒绝,致使双方的修约谈判完全破裂,至此洋人决定以大炮来教训长辫子的清国人,用鲜血来迫使中国皇帝屈服。
但是西方列强各怀鬼胎,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人力主通过炮口教训清朝皇帝,攫取更多权益,为在华商业利益服务,因而出动的舰队规模非常庞大。而法国人则认为不能同清政府完全决裂,且英国人在华势力过大的话,对法国非常不利,因而决定浑水摸鱼,只派出少量的军舰,尾随英军行动。美国人因为在华军事力量弱小,且本土与中国远隔重洋,于是决定搭英、法二国的顺风车,见机行事。但是军事斗争是复杂的,制定进军路线,调集军舰,训练海军陆战队,准备弹药、粮食、饮用水和药品,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于是战争一直推迟到了两年后。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一、山雨欲来。
大清咸丰三年,也就是公元 1853 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已经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不仅占据了大清的江南半壁,洪秀全又派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伐。两万太平军精锐于当年 10 月 13 日抵张登镇,距保定仅 30公里,29 日占领天津西南静海县,前锋距天津城仅 5 公里。太平军长驱直隶,大清举国震动。咸丰帝一面下令京师戒严,一面调兵遣将,围剿这股长毛。惠亲王绵愉、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都统胜保等纷纷领兵出战,翼卫京师。
正当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正酣之际,英国人与法国人又向清廷提出了“修约要求”,妄图扩大侵略权益,在尚未得到清廷回复的情况下,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而出兵广州,在东南沿海再次狠狠地捅了清政府一刀。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讠宁虽然愤怒,但是也不希望事态扩大,于是命令两广总督叶名琛设法与夷人和解,但是又感于西洋人惯于出尔反尔,于是密令直隶总督谭廷襄会同直隶提督张殿元、天津镇总兵达年等人在大沽口炮台整军备战,严防洋人从海上袭击京师。
二、暗修战备。
大沽口虽然在明代便有设防,但是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原有的炮台年久失修,火炮也多为小型岸防炮,射程有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的舰队曾开抵大沽口外,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慑,当时清政府下令直隶总督纳尔经阿重修炮台,调拨火炮,训练士卒,使得大沽口的防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但此时的大沽口炮台对于清政府来说,如同一束救命稻草,并非单纯的一座海防要塞那么简单。因为自从太平天国攻克南京之后,原本江浙地区从南京运往北京的漕粮已经改从上海出发,经海路运输至大沽,再经大沽运送至天津,以缓解京师民众对粮食的需求。此外,大沽口一带分布有大量的浅滩,适合晒盐,是传统的北方海盐产区,而天津又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盐销售中心,盐税的收入对于当时财政状况已经捉襟见肘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异常重要的。且北伐太平军的前锋已经逼近天津卫,对直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英、法、俄、美等夷人屡次要求从大沽口进京面见皇帝,更使得咸丰帝不悦:1854 年,英、法、美三国外交使臣北上天津,要求“修约”,咸丰帝令长芦盐政文谦、天津总兵双瑞严加防备。1857 年,俄国使臣普提雅廷试图从大沽口、天津一线进京,也遭到咸丰帝阻止。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咸丰帝下令在大沽口置重兵,严布防的战略考量,显然是正确的。
1857 年长芦盐政乌勒洪阿向咸丰帝密奏:“经臣会同督、提、镇等人整修战备之后,大沽要塞设有炮台 4 座,两岸大小炮位 142尊,试放坚利。两营兵丁 1400 余名,扼要处所,分处炮位,以防夷船驶入,布置均已周密。”此外直隶总督谭廷襄还从景州调拨500 多人的黑龙江马队,驻扎在天津,作为大沽口的机动援兵。
三、各怀鬼胎。
英法等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胜利后,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可惜他们认为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英法的商业贸易额增幅过慢,希望“修改和约”,以进一步在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854 年 4 月,英国驻广州领事保灵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修约”,外交照会内容大意如下:“本公使恭奉谕旨,抵中土之后,应及提论,首及本闰七月初六日为万年和约(《南京条约》)议定及12 年期满第八条所载,凡有新施予及各国者,英人亦一体同邀,自可援法兰西、美利坚二国条款,向贵国却要,以前所定和约,重新商订。”两广总督叶名琛因为反对英使进入广州,且咸丰帝反对给予洋人更多特权,于是以“拖”字应付,致使双方的会晤不欢而散。当年 6 月英国公使保灵、美国公使买连至上海交涉修约,江苏官员劝其南下。9 月,英法美三国公使来在上海会见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再次要求修约。吉尔杭阿上奏咸丰帝“可否派钦差大臣会同叶名琛,共同应对”,但遭到反感洋人的咸丰帝训斥。10 月,三国公使来到天津海口,见到直隶总督,共同控诉了叶名琛,同时提出各自的修约要求,其中英国 18 条,美国 11 条,法国公使因为军舰故障未能前往天津城,暂未提出修约的具体要求,但是咸丰帝深感丧权辱国,仅同意其中的 3 条,其余全部拒绝,致使双方的修约谈判完全破裂,至此洋人决定以大炮来教训长辫子的清国人,用鲜血来迫使中国皇帝屈服。
但是西方列强各怀鬼胎,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人力主通过炮口教训清朝皇帝,攫取更多权益,为在华商业利益服务,因而出动的舰队规模非常庞大。而法国人则认为不能同清政府完全决裂,且英国人在华势力过大的话,对法国非常不利,因而决定浑水摸鱼,只派出少量的军舰,尾随英军行动。美国人因为在华军事力量弱小,且本土与中国远隔重洋,于是决定搭英、法二国的顺风车,见机行事。但是军事斗争是复杂的,制定进军路线,调集军舰,训练海军陆战队,准备弹药、粮食、饮用水和药品,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于是战争一直推迟到了两年后。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下一篇:鸦片战争后我国陈旧观念的转变
相关论文推荐: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里桥之战清军为何失败 | 第二次鸦片战争谈判中的李泰国 |
僧格林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先胜后败的悲剧 | 鸦片战争过程中广东官员外交特点分析 |
李泰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外交活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虎门炮台的重建研究 |